關於食物的奇怪故事

(Photo Credit: Pixabay)

(Photo Credit: Pixabay)

從小就很困惑,為什麼大人總有一堆關於食物的奇怪故事呢?

小學一年級冬天,老師說了個與湯圓有關的故事:

有位老人把小攤子推到山腳下,開始朝路人大力吆喝:「來唷來唷,一顆湯圓一塊錢,兩顆湯圓兩塊錢,三顆湯圓不用錢!」

大家心喜,紛紛擠到攤子前。每個人都點三顆湯圓,吃完三顆再來三顆,一直吃拚命吃,不用錢還能呷飽飽。

一位年輕人路過,掏出一塊錢向老人買了一顆湯圓。吃完後,再掏出一塊錢買一顆湯圓。連續買了五顆湯圓後,向老人道謝並打算離去。

老人喚住年輕人,問他為何不像其他人一樣,每次買三顆湯圓,這樣就不用付錢了。年輕人答說,老人家您煮了這麼好吃的湯圓,如果不付錢,就太辜負您的辛苦了。

老人邊聽邊拂著白鬍鬚呵呵笑,瞬間搖身一變,從平凡的路邊攤阿北,變成氣宇不凡的老神仙:「年輕人你不貪心,心地善良,很好很好,我想收你為徒,跟我走吧。」這個年輕人答應後,問說這些湯圓是從哪裡來的啊?老神仙回答:「這些看似不用錢的湯圓,其實都是我從那座山削下的泥土做成的!」

吃了免費湯圓的眾人聞言,下巴快掉出來,轉頭看那遠遠的山頭,側邊已經被削掉一半;再轉頭瞧瞧各自的肚子,突然紛紛肚子痛了起來。而老神仙跟那個年輕人已消失眼前。

故事講完,站在講台上的老師,誇張地遙指教室窗外,佇立在遠處的那座半屏山:

「你們看,半屏山就是因為這樣,被大家吃掉了一堆用泥土做的湯圓,現在才會這樣側邊平平的。」

那天午休,把外套蓋在頭上、趴在桌上假裝睡著才不會被風紀股長記點的我,在外套裡睜著大大的眼睛,苦惱地左思右想。究竟老師說這故事是什麼意思呢?是叫我們做人不要貪心嗎?可是,做人不貪心有什麼好處啊?那個被稱讚「很好很好不貪心」的年輕人,自己不也吃了五顆用泥土做成的湯圓,還傻傻地付了五塊錢嗎?

回到家,那時冬至快到了,已熄火的瓦斯爐上,放著媽媽煮好的一大鍋紅豆湯圓。站在小板凳上,把大湯匙往鍋裡撈啊撈,發現除了有經常吃到的紅白小湯圓,還多了芝麻湯圓,因為前幾天看到電視廣告後,我就一直吵著要吃。

看到芝麻湯圓的當下,立刻忘掉在學校聽到的奇怪泥土湯圓故事,滿心期待著晚餐吃飽後,來碗紅豆湯圓呷甜甜。

隨便扒幾口飯菜就說呷飽了,趕快跑去盛碗湯圓。我刻意拿一只口徑較深的湯匙,單獨舀起芝麻湯圓,然後咬一口,想模仿廣告裡的誘人畫面,看著裡頭的芝麻餡緩緩流出來。

可是好奇怪,為什麼芝麻餡不會流出來啊?而且芝麻餡的沙沙口感,怎麼吃起來……真的有點像土?難道老師說的故事是真的?

轉頭看看其他家人,大家都一邊吞著芝麻湯圓,一邊連連稱讚好吃好吃。當下我什麼也不敢說,心想,至少這是媽媽親自花錢在菜市仔買的,既然有付錢,應該就不算貪心……吧?

那是第一次吃芝麻湯圓。沒想到當天晚上,胃就溢赤酸,抱著肚子痛苦時忍不住自責,老師說的果然沒錯,湯圓果然是用土做的,難怪我吃了會壞肚子。

其實,那只是因為一下子吃太多甜甜的大湯圓小湯圓,肚子不舒服而已;但當時傻呼呼,什麼都不知道,好一陣子都不敢吃芝麻湯圓。

也是好一陣子後才知道,當年幾乎每個高雄小學生,都聽過這個關於湯圓的奇怪故事。更大一點後,才發現類似的故事傳啊傳,傳到中部後,主角已經變成太平山。

但我並沒有經一事長一智。這些用食物包裝起來的奇怪故事,依舊經常把小時候的我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
有一陣子,台灣曾流行轉播國外的選美比賽。第一次在電視裡看到排排站的環球小姐們,看著各國佳麗的長腿、纖腰與甜美笑容,我跟坐在旁邊的爸爸一樣看得入迷,看得無可自拔。雖然我倆都盯著電視目不轉睛,但我心裡想的是:她們好美哦!!!我長大也能跟她們一樣美嗎?

節目播完了,忘了是哪國佳麗摘下冠軍,那位長髮飄逸、戴著后冠、抱著花束的巧笑倩兮女子,我一直忘不掉她的倩影。

當下立刻跑去廚房找媽媽,用一臉篤定的表情說,我知道我長大後要做什麼了,我要當——環、球、小、姐。

正忙著煮晚餐的媽媽,頭也不抬地說:「是喔。那你知道如果要當環球小姐,現在要做什麼嗎?」

她伸出手,指指一旁煮好的幾盤菜餚:「要吃這些菜啊。媽媽攏煮好了,你等下攏總要吃完,哉謀?」

什麼嘛,為了當上環球小姐,這點小事有什麼難的。

當天晚餐,只要媽媽指著哪道菜,說想要當環球小姐就得吃這道,我的筷子便立刻位移到菜盤上方大挾特挾。吃著吃著,突然覺得,要當環球小姐也真不簡單哪,得吃一堆自己討厭的牛肉或苦苦的菜,真辛苦。

坐在我旁邊的姊姊,似乎是思考良久,終於忍不住緩緩開口說:「欸…妹呀,我跟你說——」媽媽的手肘頂了她一下,姊姊瞬間閉嘴。

過了幾天,無意間聽到媽媽跟鄰居炫耀:

「我們家妹呀,講要做環球小姐,然後我跟伊講吃什麼就能當環球小姐,伊就相信,什麼都吃耶!」

我小時候真的太呆了,當下其實不太懂媽媽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;但看到她那賊賊笑的表情,不曉得為什麼,突然就不想當環球小姐了,也瞬間恢復成挑食本貌。

看來,呆歸呆,我還是有身為動物的敏銳直覺的,寧願放棄當環球小姐的夢想,也要避開不適合自己的食物啊。

轉學回澎湖唸小學後,六年級時,當地幾所國小聯合舉辦交流活動,老師將帶著同學搭飛機到屏東參加大露營。出發前夕,學校舉辦了一場說明會,邀請家長們來了解行程內容與注意事項。

站在講台上,主持人拿著麥克風說,現在的家長都把小孩保護得太好啦,所以我們的露營活動,就是讓老師帶領小孩學習如何升火、搭帳棚、煮飯,讓他們在國小畢業前,提前鍛鍊未來的生活技能!

坐在台下的我一直分心,想著長大後,為什麼未來的生活技能要學會生火、搭帳篷呢?

接著,他說了一個故事來證明他的理論:

有位女大學生,參加山上的露營活動。煮飯時大家分配工作,女大生被分配到煮一鍋粉圓當甜湯。忙碌一陣子後,其他人都煮好各自負責的飯菜,唯獨那位女大生進度嚴重落後;同伴前去察看,發現女大生還在拚命搓洗著黑黑的粉圓:「怎麼辦……這粉圓好髒好髒,都洗不乾淨,一直都黑黑的!」

故事說完,前來參與說明會的一票媽媽們,一邊笑得東倒西歪,一邊斜睨坐在身旁的自己家孩子,臉上的表情像在說:看吧看吧,就是在說你們這一群不會做家事、只會唸書的阿呆。

我看到媽媽也笑得東倒西歪。

可是,在家裡時如果媽媽要煮甜湯,明明我們小孩都會一起洗紅豆、綠豆或粉圓啊。這種把小孩當蠢蛋的笑話,有什麼好笑的啦。

那時的我,長了點身高,也終於長了點腦子,開始懷疑從小聽過的那些關於食物的故事,都是「以食物之名,行欺騙小孩或取笑小孩之實」的心機企畫。

長大後在台北唸書、工作多年,回老家一趟時,媽媽突然用著跟當年在說明會場裡一模一樣的賊笑表情,說她最近從朋友那裡聽來一則粉圓笑話。

歷經二十多年光陰的洗禮,笑話的內容組成,卻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。一樣是在山上露營,一樣是那位女大生,一樣是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的黑黑粉圓。

講完後,她問這笑話好笑嗎?我把內心從小積壓了好幾年的疑問,以及對於那些跟食物有關的奇言怪論的不滿,劈里啪啦一口氣傾倒而出。

「我從以前就覺得這故事很假。你不覺得奇怪嗎?去山上露營為什麼一定要煮粉圓?二十年前煮粉圓,二十年後也煮粉圓?這些人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粉圓!?」

「還有,為什麼那個北七主角都是女大學生?是覺得如果年輕女生不懂煮菜、不懂粉圓怎麼洗都是黑的,是可以被大家恥笑的事嗎?那如果是男生呢?露營的隊上沒有其他男生嗎?你確定男大生就知道怎麼洗粉圓嗎?或是洗粉圓一定都是女生洗?」

一股氣說完後,客廳因為別人去露營洗粉圓的故事變得好安靜。

媽媽看著我,我看著媽媽。